人物
一、概念
人物画是以人物形象为主体的绘画通称。中国的人物画,简称“人物”,是中国画中的一科出现较早于山水画、花鸟画等;大体分为道释画、仕女画、肖像画、风俗画、历史故事画等。画中人物个性刻画得传神逼真,气韵生动、形神兼备,常常抓住人物的眼神、手势、身姿等细节,展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二、历史发展
在中国绘画领域中,人物画的历史是最悠久的,相较于其他中国画科要早。周朝的时候,出现了劝善戒恶的历史人物壁画。到了战国和秦汉时期,以历史现实或神话中人物故事和人物活动为题材的作品开始大量涌现。如战国楚墓出土的《人物龙凤》与《人物驭龙》帛画是已知最早的独幅人物画作品。到了汉代,人物画发展已经基本成熟。在创作上,不仅有造型精准的画像,还有以形传神和夸张、变形的作品。许多画像,都具有鲜明的写意性。魏晋时期,受到玄学与庄子思想以及佛教传人等社会环境的影响,人们更加注重内在的修养。这个时候,宗教题材的画作发展日渐繁荣。
画家专业水平的不断提高,促进了人物画作品中精品的出现。出现了以顾恺之为代表的第一批人物画大师,也出现了以《魏晋胜流画赞》《论画》为代表的第一批人物画论,奠定了中国人物画的重要基础。盛唐时期,吴道子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开创了水墨渲染的画法,把人物宗教画推进到更富有表现力、更生动感人的新境地 。五代两宋是中国人物画深入发展的时期。此时,随着宫廷画院的兴办,工笔重着色,人物画更趋精美,又随着文人画的兴起,民间稿本被李公麟提高为一种被称为白描的绘画样式,他的《五马图》《九歌图》《维摩诘像》,武宗元《朝元仙仗图》等都是这一时期的白描人物画的代表作。宋代城乡经济的发展,宋朝与金朝的斗争,社会风俗画和具有现实意义的历史故事画也开始蓬勃发展。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阎次平的《牧牛图》,苏汉臣的《婴戏图》,李嵩的《货郎图》便产生于这一时期。南宋时期,受禅宗思想影响,梁楷的泼墨、简笔写意人物画,标志着写意人物画兴起,中国人物画开始朝另一方向发展。仕女画、高士画大量出现。之后,明末的陈洪绶、清末的任颐都创作了不少人物画的优秀作品。在此期间,伴随着西方文化艺术的到来,中国画还运用借鉴了西洋画的凹凸明暗和透视法进行创作。20世纪以来,中国社会变化加快,与现实生活关系最为密切的人物画又逐渐兴盛起来,并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大量吸收外来经验,在题材内容和表现形式上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现代的中国人物画,深入研究传统,广泛吸收外来技巧,表现新的时代生活,为中国画的发展作出了新的贡献。
三、传统特点
中国人物画家主张:以形写神、形神兼备。画家要抓住有利于传神的眼神、手势、身姿等重要细节、强调主次分明、有详有略。面部手势要详,衣冠要略;人物活动要详,环境描写要略。在人物活动与环境景物的关系上、抒情性的作品往往借创造意境氛围烘托人物情态,叙事性的作品在采取横幅或长卷构图中,尤善于以环境景物或室内陈设划分空间,采用主体人物重复出现的方法,把发生在时间过程中的事件一一铺叙,突破了同一时空的局限。人物画中使用的笔墨技巧与技法,在工笔设色、白猛和小写意作品中、更重视笔法的基本作用,为此创造了十八描。笔法或描法一方面聚以于邢象的结构质感、量感与神情,另一方面也要传达作者的感情,同时还要体现作者的个人风整。在写意人物画中、笔墨相互为用、笔中有墨,墨中有笔,一笔落纸,既要状物传神,又要抒情这意、还要显现个人风格,其难易程度运胜于山水花鸟画。被称为行乐图的人物肖像画,一律把人物置于最易展现其气质品格的特定景物中,具有不同于一般肖像画的特点。在色彩使用与诗书画印的结合上、人物画具有一般中国画的特色
人物画可通过概括、综合甚至想象,创作出非特定的、类型化的甚至虚构的人物形象。中国古代像画十分重视“实有其人”,古时称肖像画为“写真”“写照”“写影”。如东晋顾恺之“实对”理论,南齐谢赫“应物象形”概念,宋苏轼“灯下取影”,元王铎“写像秘诀”,清蒋骥“以远取湘”方法。
校外艺术水平考级中心人物画科目等级考试参考标准
(1-3级 初级)
级别 |
考试时间 |
考试规格 |
考试大纲 |
评卷标准 |
一级 |
90分钟 |
四尺三开画纸 |
内容:画一张自画像 要求:发挥自己的擅长,作品有无落款及印章均可(工具自备)。 |
有想象力,可夸张变形,自由表现。 |
二级 |
90分钟 |
四尺三开画纸 |
内容:以《我的业余生活》为题材创作一幅画 要求:以国画的表现手法,造型可夸张,简单上色。作品有无落款及印章均可(工具自备)。
|
画面具有想象力,造型可夸张,有简单色彩。
|
三级 |
90分钟 |
四尺三开画纸 |
内容:以《今天我休息》为题材创作一幅画 要求:写意或白描,有场景,色彩简单衬托。作品有无落款及印章均可(工具自备)。
|
1、具有初步的用笔与用墨知识。 2、能注意基本构图。 |
(4-6级 中级)
级别 |
考试时间 |
考试规格 |
考试大纲 |
评卷标准 |
四级 |
90分钟 |
四尺三开画纸 |
内容:人物手、脚部现场临摹 要求:临摹要尽量接近所给图片的原貌(工具自备) |
构图完整。手、脚主要结构要基本准确,用笔生动,线条富有变化,突出国画韵味 |
五级 |
90分钟 |
四尺三开画纸 |
内容:写意国画人物头部临摹 要求:构图完整(工具自备) |
头部比例结构准确、动态生动,形神兼备,笔墨变化丰富、富于国画韵味。
|
六级 |
150分钟 |
四尺三开画纸 |
1.写意 内容:人物全身像临摹 要求:基本结构准确,线条浓淡变化得当,构图合理,简单设色。 2.工笔 内容:工笔人物画白描临摹 要求:考生熟悉钉头鼠尾描、高古游丝描等白描常用技法用线,线条表现流畅,用笔轻重缓急、线条虚实疏密、浓淡干湿应有所体现 |
1、用笔较熟练,线条体现起、行、收的变化,,具有书法气韵。 2、写意人物熟练应用皴、擦、点、染表现形式。 4、工笔人物线条流畅细致,分清线的主次、虚实,对线条浓淡墨色变化把控基本熟练,不可模棱两可,注意人物身体不同部位及衣服的用线质感。
|
(7-9级 高级)
级别 |
考试时间 |
考试规格 |
考试大纲 |
评卷标准 |
七级 |
150分钟 |
四尺三开画纸 |
1. 写意 内容:人物全身像写生 要求:人物画构图准确,墨色富于变化,形神兼备,题款钤印基本得当,总体协调。 2. 工笔 内容:人物全身像临摹 要求:造型准确,线条流畅,人物头发、五官、衣纹线条区分质感,渲染和谐统一,具有形式美感。
|
1、用笔具有气度、气韵和趣味,线、墨、染发挥自如。 2、作品造型准确,能够表现出人物内在精神气质。 3、 画面生动富于意境,作品感染力强。
|
八级 |
180分钟 |
六尺三开画纸 |
内容:写生人物组合(有题款钤印) 要求:现场写生,绘画表现形式写意、白描均可(白描可单人带场景,写生图片自备) |
1、构图合理完整。 2、人物造型准确生动。 3、用线肯定,线条有力流畅。 4、人物衣纹虚实、疏密组织关系舒服合理。 5、画面设色合理到位。
|
九级 |
180分钟 |
六尺三开画纸 |
内容:命题创作,以《清明》一诗为题材创作一幅画,或以“集市”为题材创作一幅画 要求:形式写意或白描,要求落款钤印(工具自备)。
|
1、符合题意。 2、构图巧妙、完整。 3、人物形象生动,比例动态准确。 4、笔法、墨法清晰到位。 5、线条流畅有力,疏密虚实关系到位。
|